国际马赛友谊赛- -| 回首页 | 2005年索引 | - -杨守敬与幽兰古琴谱(英译)

杨守敬与幽兰古琴谱——薛宗明- -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随使东瀛,访书扶桑
杨守敬(18391915)字惺吾,笔名晦堂,晚号邻苏老人,湖北宜都市陆城镇人,十一岁因家计辍读,仍夜读灯下,致志不茍,同治元年(1862)中举,七试进士,遍访京师书肆,广搜古籍、碑帖,同治四年 (1865) 任景山宫学教习,同治十三年 (1874) 国史馆誊录,光绪年以内阁中书用。
光绪六年 (1880) 三月,杨守敬以驻日公使何如璋随员赴日,时值日本维新,西风所渐,古籍被视为落后表征,士大夫弃古书如敝屣,杨守敬因得宋元秘本七三五种,影有《留真谱》行世,是我国最早之古籍书影图谱,又自森立之、岛田重礼等日本藏书家中,购得汉籍珍本及国内散佚秘籍六百五十四种,三万多卷。

汉籍东流,由来已久
汉籍东流,由来已久,藤原佐世(?897)《本朝见在书目录》著录隋唐汉籍,相当两唐志著录书籍之半。由于扶桑少霉蚀之害,贵族、寺院严护有法,而汉籍故土却兵燹不断,书阨接踵,典籍损毁严重,以至许多珍本在国内杳然荒佚,欧阳修《日本刀歌》中叹云:「徐福行时书未焚,逸书百篇今尚存。严令不许传中国,举世无人识古文」。时隔八个世纪后,杨守敬「念欧阳公百篇尚存之语,颇有收罗佚卷之志」,开创向日本寻索佚书之先河,于国内古籍版本目录学产生广泛影响。

《日本访书志》
杨守敬于版本目录学造诣精深,藏书数十万卷,其中宋三山黄唐刻《尚书注疏》、南宋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刻《李推官披沙集》、北宋天圣《齐民要术》残稿、宋刻《史略》等海内孤本即有数万卷。光绪二十三年 (1897) ,杨守敬编《日本访书志》十六卷,辑录扶桑访见珍籍书名、刊刻、题跋、序目、行款等甚详,其中《全唐诗逸》三卷辑录有流传日本而《全唐诗》遗漏之《游仙窟》等诗作百余首,有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杨氏邻苏园刊本影印传世。

《古逸丛书》
黎庶昌(18371897)号纯斋,贵州遵义人,与张裕钊、吴汝纶、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大弟子,经史、金石、诗词散文及目录学等皆有成,光绪年间继何如璋为驻日公使,与杨守敬在日探访汉藉,并仿宋元覆刻方式,将古琴谱《碣石调幽兰》等中土失传秘本二十六种刻为《古逸丛书》二百卷出版。

古琴谱「幽兰」
1885年,杨守敬在日本京都神光院访得和田智满旧藏六朝南梁丘明(494590传谱,唐人传抄之〈碣石调幽兰〉琴谱,是我国今见最早之古琴谱,地位重要。丘明,会稽人,梁末隐于九嶷山,妙绝楚调,〈幽兰〉尤精绝,隋开皇十年 (590) 卒于丹阳,年九十七。
〈幽兰〉全名〈碣石调幽兰〉,又名倚兰〉,源于相和歌瑟调〈陇西行〉,《南齐书,乐志》云:「碣石,魏武帝辞,晋以为「碣石舞」,其歌四章」,三国曹操有《碣石篇》,其曲调称《碣石调》,琴曲前冠以调名,此为仅见,鲍照有同名琴曲歌见于《乐府诗集》,内容为借幽兰抒发怀才不遇心境,汉蔡邕《琴操》云:「孔子周游列国,皆不得重用,归途中见兰花盛开于幽谷,于是慨云:兰花原是香花之冠,如今却与野草杂处,犹如贤德之人与鄙夫为伍一样,于是创作幽兰〉一曲,表达生不逢时,怀才不遇之幽愤心情司马相如《美人赋》中亦有「抚弦为幽兰、白雪之曲」之句。
〈碣石调幽兰〉以文字记写音阶及操缦手法,四拍,二百二十四行,每行二十至二十四字不等,共四千九百五十四字,以「耶卧」、「住」、「抑」、「末」、「蹴」、「蹙」、「唈」、「复泛」、「仰泛」、「互泛」、「放」等字记左法指法,「掌」、「半扶」、「打」、「摘」、「劈」、「却转」、「转指」、「龊」、「历」、「发刺」、「齐撮」等写右手指法,「纵容」、「节」代表共法,以「豆」代表徽位,「取声」、「附弦」等记明弦位、徽数,是手法谱一种,谱后所注:「此曲速度不宜快弹,而应缓缓弹奏,说明对兰花的描写不应以其外形取悦于人,表达了古代文人雅士孤芳自赏的心理状态」,则为表现提示。
琴家杨时百、盛家伦、查阜西、管平湖等为〈碣石调幽兰〉进行打谱,并有所得,吴文光译「幽兰」为四段,第一段曲调深沈,有压抑感,节拍较自由:第二与第三段取泛音与按音交替出现旋律,音色变化及对比较大,体现作者内心之深沈感慨:第四段多用清澈泛音演奏,情调明朗,通过兰花性格,象征光明将临。

思溪藏
杨守敬在日访求古籍,得有宋版《思溪藏》五千九百四十○卷,于藏经研究,意义重大。杨守敬覆刻《思溪藏》于《古逸丛书》,并陆续携带回国,现存北京图书馆,残缺六百余卷,亦零星回到中国。

藤原皇后施经? ?
杨守敬在日收有须赖王经》、《四分律》及《宝行王正论》等唐钞卷子,写经《须赖王经》一卷十九纸,每纸二十七行,末一纸八行;《四分律》十四卷,白麻纸写本,有「惺吾海外访得秘籍」、「杨守敬印」钤章及日本藤原皇后题记;《宝行王正论》,黄麻纸写本,十三纸三百二十三行,首题「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品第三」,尾题「宝行王正论一卷」,尾有藤原皇后题记,卷末有光绪九年 (1883) 翁同龢观题,附「翁同龢印」印章。书品、书法、形态与敦煌唐人写经一致,应为流入日本之唐人写经,传至日本后,缀以藤原皇后施经题记,成为藤原皇后天平十二年《五月一日经》及天平十五年《五月十一日经》施经之部份。

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
中国书法于唐时传入日本,嵯峨天皇及日僧最澄等「入唐八家」多宗欧阳询、李北海、颜真卿书风,表率影响下,唐风书法在日自是兴旺。
杨守敬工四体书,苍润不俗,意境高妙,饶有金石气,宗汉魏,行草法信本,略带纵笔,视覃溪稍胜,在国内享有盛誉,随使赴日期间,以其『溶涵禅、情、意趣于笔墨』的精湛书法,震惊东瀛,携去汉、魏、六朝、隋唐金石碑帖拓本一万三千多册,轰动日本书道界,是宣扬六朝书法至东瀛第一人,影响日本书风深巨,被誉为「近代日本书道之父」。他应邀讲学、交流书艺,收录弟子,在当时日本书道界括起「崇杨风」,所撰《学书五要》及《学书迩言》得见其胸罗万有,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」,其影响至今犹存。

载籍归国
杨守敬多年节衣啬食,或以有易无,得六朝及唐代抄本、宋元古籍、海内外孤本数万卷,及日人传录古钞佛经六、七百卷,多有珍本及宋、元、明未收之目,堪称近代藏书大家。光绪十年 (1888) 杨守敬载籍归国,先后出任黄冈教谕、两湖书院教习、勤成 (后更为存古) 学堂总教长。光绪十四年 (1892) 筑邻苏园于湖北黄州,意与曾贬居黄州之苏东坡为邻,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筑观海楼于武昌,藏书一千五百余种,一万五千四百九十一册,卷盈筐箧,其中包括日本小岛尚絅、丹波氏旧藏,宋建安余仁仲万卷堂刊本《类编秘府图书画一元龟》,《经方权量考》、《医经释义》、《经脉古义》、《胎产学要》、《伤寒杂病论卷次考》、《诊视要诀》、《太素考证》、《宋朝医事年表》、《皇朝医略》、《体疗抄》、《医籍目录》、《医师令条》、《医师心得》、《日用良方》、《皇朝医史》、《本草经集注》、《对经篇幷续录》等稀世医药秘本四百余种,具极高汉医及药学研究价值,民国四年(1915)杨守敬逝世后,藏书归故宫博物院,现存台北,《对经篇》《黄帝内经太素考》、《对经篇续录》组成之《对经篇幷续录》庋藏于北京图书馆 (藏书号3105)

泪对《玉版十三行》
杨守敬为著名金石学家,藏品中以贾似道所刻王献之《洛神赋十三》最为珍贵,《洛神赋十三》世称《玉版十三行》,杨守敬视为宝中长物,后偶为陈三立 (18521937) 所见,爱不释手,坚持商让,杨守敬以情不可却,不得已割舍,每与朋友论及此事,常以李后主挥泪对宫娥情绪比拟,惜痛可知。

碑派书法实践者
干嘉学风兴起后,碑学为士林所重,尊魏卑唐,崇碑贬帖,书法自碑入手已成学书不二法门,秦汉篆隶在杨守敬、阮元、包世臣、潘存、康有为、张裕钊、沈曾植等北碑派书法家积极鼓吹下,深获青睐,邓石如、伊秉绶、何绍基、张廉卿、赵之谦、吴大澄、吴昌硕、吴让之、杨沂孙、徐三庚等家均有丰饶成果,形成干嘉后又一高潮,与帖学派前后互相辉映,呈齐放盛况。

跋「跋琅琊刻石」
秦始皇结束六国纷争,一统天下,第三年东巡,所到之处,立碑刻石,扬其「横扫六合,威震四海」伟业。十二年间刻石记功于泰山、琅琊、峄山、碣石、会稽、之罘等地。其中李斯书于琅琊摩崖石柱之石刻,全文四百九十七字,笔势浑融秀丽,结笔曲折圆活,意近石鼓,咸认为秦国书法代表及艺术杰作,是秦代刻石之最,现存最早拓本为明拓,残存篆字十三行,每行八字,杨守敬有跋于拓本云:「嬴政之迹,惟此巍然,虽磿泐最甚,而古厚之气自在,信为上神品」。

平碑
杨守敬撰有《平碑记》,于诸名帖丰碑各有品评,认为『始平公造像记』以宽博取胜, 《西狭颂》「方整雄伟,首尾无一缺失,尤可宝重」,《视史晨碑》为「八分正宗」,《衡方碑》「古健丰腴,北齐人书多从此出,当不在「华山碑」之下」,《张猛龙碑》「清洒古淡,奇正相生,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」,《孔宙碑》「波擎幷出,八分正宗,无一字不飞动,仍无一字不规矩,视「杨孟文颂」之开合动宕,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,然皆各极其妙,未易轩轾也,碑阴亦淳厚」,又评唐太宗撰文,褚遂良所书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于《学书迩言》云:「楮河南雁塔圣教序,昔人称其如烟袅晴空,最善形状,而书断则云如美人婵娟,不胜罗绮,嗤为浇漓后学,为轻佻者痛下一针,然自是承学之误」。

古琴台
汉阳古琴台,北宋始建 ,光绪十六年(1890),杨守敬《琴台之铭幷序》、《伯牙事考》、《重修汉阳琴台记》于琴台碑廊,「古琴台」铭于古琴台大门门楣。 

开舆地学新纪元
杨守敬研究《禹贡》、《方舆胜览》考订《水经》和《水经注》,总结前人得失,毕四、五十年精力,点注《水经注疏》及《水经注图》,被誉为「开舆地学新纪元之史地学家」,显声学界。光绪五年 (1879) 杨守敬编绘《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》,光绪十六年 (1890) 绘制《武汉城镇地图》,《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》,有地球图等图例六十七幅,由东湖饶氏雕版,该图刊印后,上海、湖北、四川等地都加以翻印。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 (1906~1911) 间,该图重加校订,总图部分增至七十一幅,按朝代分三十四册,朱墨双色套印。首卷为历代舆地沿革总图,上起春秋列国图,下迄明代疆域地理志图,幷以文字说明疆域区划分合,于列朝险要,洽熟精详,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之大型地图集,研究中国地理沿革之重要参考资料。

有成于印学
受厚古非今时风影响,印学界视元押若不见,印谱编选多不纳,少数亦仅列数枚以为点缀,直至杨守敬刻刊《印林》,扬发元代印学艺术性非凡成就后,观念为之大变,是其供献印学之一。杨守敬又有印谱《寰宇贞石图》一册,收印二百卅一种,大小四十余纸,又目录三纸。

陪嫁鞋样 杨守敬手迹
杨守敬曾亲题「三峡美人图」及「梅、竹、兰」绢绸长卷,杜国凤出嫁枝江时,将画剪开做为鞋样,1988年,其子张新乐任教枝江安福寺野鸭湾小学时偶见此画,将其复原后珍藏。

捐书公书林
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美国圣公会韦棣华(Mary Elizabeth Wood)假武昌文华书院 (今武昌文华中学) 开办「文华公书林」(Boone Library),宣统二年(1910)对外开放。该馆打破藏书楼贮书高阁作风,将中西书刊开架陈列,供人自由阅览,是为我国第一所新式公共图书馆,影响深远。杨守敬有见推广民众教育之重要,响应韦棣华呼吁,捐书公书林。
韦棣华后改文华书院为文华大学,创设文华图书科,民国十四年 (1925) ,文华大学改组为华中大学,该科改称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。民国十六年 (1927) 图书科单独设校,更名「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」,抗战时期迁校重庆江北唐家桥,毕业生皆成为推动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成员,奠定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之基石。

支援留日学生爱国行为
宣统元年(1909),清政府拟以两湖盐厘捐税押借外债,修筑粤汉铁路,湖北各界及学生有鉴借债筑路之弊,群起反对,力阻借款,杨守敬、刘心源、吴兆泰以省绅名义联名致函省咨议局,表示「愿牺牲一身,与路事相始终」,支持学生爱国行为,几经奔走,据理力争,三次上书邮传部,终迫使邮传部于宣统二年 (1910) 三月批准设立商办川粤汉铁路公司,八月湖北商办铁路公司之成立。

辛亥革命 避居上海
辛亥革命时,杨守敬避居上海,黎元洪曾应日本驻汉口领事寺西秀武之请,发出保护杨守敬及其藏书照会云:「照得文明各国,凡于本国之典章图籍,罔不极意保存,以为国家光荣。兹查杨绅守敬,藏古书数十万卷,凡我国同胞,均应竭力保护。如敢有意图损毁及盗窃者,一经查觉,立即拿问治罪。杨绅系笃学老成之士,同胞咸当敬爱,共尽保护之责,以存古籍而重乡贤」。

名列《清史稿》
杨守敬博览群书,治学严谨,为我国著名书法家、教育家、藏书家、金石学家、舆地学家,与张之洞、端方、徐世昌、陈三立、罗振玉、吴昌硕、潘孺初、李瑞清、王湘绮等交善,著述满家,一生千秋彪炳,各重学林。武昌首义后,移居上海翯字,求者颇众。民国元年 (1912) 杨守敬将武昌藏书转运上海,民国三年 (1914) 袁世凯聘为顾问、参政院参政,藏书又移藏北京,民国六年 (1917) 一月九日,杨守敬逝于北京,终年七十六岁。袁世凯策令表扬,予治丧营葬费两千元,追赠「少卿」,着专车护送灵柩,归葬宜都龙窝。
杨守敬著述宏富,有《水经注疏》、《历代舆地沿革图》、《禹贡本义》、《隋书地理考证》、《论语事实录》、《留真谱》、《日本访书志》、《评帖记》、《邻苏园集帖》、《学书迩言》、《寰宇贞石图》等八十三种专著及《藏书绝句》三十二首传世,士林仰重,以学名列《清史稿》卷四八五,名传史册,尤以访得并影刊唐人传抄〈碣石调幽兰〉古琴谱,为六朝古乐留声,丰绩茂勋,永志乐史。

- 作者: 翰唐 2005年06月1日, 星期三 22:22 加入博采

Trackback

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://publishblog.blogchina.com/blog/tb.b?diaryID=1745974

回复

- 评论人:过客

Thu Jun 02 21:59:58 CST 2005  作者Blog

与琴谱风马牛不相及,没有音乐学术价值,更不值得翻译成英文。

评论内容: